沙沙的春雨,来到人间,在山川跳跃,在田野奔跑,如腾飞的骏马,似京韵的鼓点。绵绵的春雨来到人间,如烟,如雾,如尘,如缠绵悱恻之诗篇,如牵肠挂肚之曲调,撒向大地,唤醒小草,撒向柳枝,催绿柳条,诗人说:“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而这满眼的绿,仔细看来——“原是丝线密密织,赠于大地换新装。”。如此美仑美奂之春景,不得不让人感叹造物主之神奇。
春雨之奇——给人以喜。杜甫在唐代动荡不安的年代,几经周折,终于得以在成都草堂定居,他亲自耕作,种菜养花,对春雨之情很深,春雨知时节,及时落人间。少陵野老在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夜,感受到了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。春雨之奇妙,在于这样的随喜之雨,蕴含着生命的奇迹——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”杜少陵与喜雨共享的醉人春夜距今已千年!而如此之景致,怎能不让人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命?而生命的奇妙在于相隔千年,我们与杜少甫一样感受到了春之琼浆——催活生命,催醒大地,催绿树林,催绿草地,春之琼浆为生命而歌,为生命而醉。春雨为生命喜极而泣,生命为春雨而喜上眉梢。
春雨之奇——给人以悲。春雨轻拂,触动多少伤心弦。柳色乍绿还鲜,雨丝如泣如诉,好友元二即将离别去西北边疆,诗人王维只好“劝君更进一杯酒”,只因担心好友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。而杜牧在《清明》中则感叹到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这种生离死别之愁绪如纷纷扬扬之春雨,剪不断,理还乱,倒不如在杏花村酒家一醉解千愁。亦如诗仙李太白所言: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
如此看来,春雨亦是“剑南春”,醉绿大地显生机,醉醒溪流冲向前,醉倒文人墨客,为之喜,为之忧,为之狂,为之舞。
范仲淹曾说过“不以物喜,不以已悲。”而一场春雨,便让人“已是黄昏独自愁”。一场春雨,便让人笑对人生,豪情万丈。看来要做到“八风吹不动”之禅定实为不易。而要做到“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是否更为不易呢?
“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”少陵野老云:“随富随贫且欢乐,不开口笑是痴人。”那就让那恼人的春雨随喜随悲随意随缘吧!
这恼人的春雨,人们又听到了她肆无忌惮的欢歌!
(责任编辑 叶宝兰) |